郭台銘為什麼「被」入股醫美?
目前在奇摩新聞等知名網站中提到:有連鎖醫美診所在私底下謊稱「郭台銘、曾馨瑩這對夫妻有入股診所」,藉此哄騙他人進行投資。
目前沒有搜尋到任何相關公開聲明。
我們可以從曾馨瑩的個人IG及世界報導中得知:曾馨瑩代言了醫美療程逆時針(Profhilo),並將所得扣除人事成本後,全數捐給需要幫助的病患。

但在曾馨瑩、郭台銘的個人 IG 、相關公開網站,目前皆尚未看到針對「醫美診所謊稱郭台銘入股」的公開聲明稿件,目前僅有少數媒體報導(甚至連標題跟內文全是同一篇,僅複製貼上),並稱來源為「私人醫院的高層爆料」。
究竟這會不會又是另一種盜名手法呢?又或是這確實是來自「不能說的秘密」,但真有其事?
但讓我們假設:今天真的有一間位於台北的連鎖醫美診所,它也確實謊稱郭台銘及曾馨瑩入股,甚至提及郭台銘投資它們的幹細胞治療,這件事情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?
醫美診所為什麼敢這樣做?它們想得到什麼?
相信所有人都知道:「冒名頂替」是違法行為,而且罪責嚴重,尤其今天涉及醫療層面,不僅是美容醫療,甚至還有幹細胞治療。
這件事情非常嚴重。
尤其郭台銘在2000年已創立永齡基金會,並於2009年投資台大醫院的台成幹細胞治療中心——「台成」這個名字,正是來自於他的亡弟,是為了紀念因罹患血癌而逝世的胞弟,並至今已為台灣及世界做出卓越的幹細胞研究、培育出許多優秀醫師。
在這點上大做文章,為利益而利用「幹細胞」這個名字,將造福人類的醫療技術視為斂財藉口,無論是道德或法律上,實在皆讓人難以苟同。
但讓我們冷靜來談,究竟這間醫美診所為什麼敢於盜用知名人士的名字呢?是後臺夠硬,還是利益大到「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」?
1、低成本就能迅速建立「品牌信賴」
醫美的行業競爭激烈,尤其是在台灣,有許多業者為了可以切入醫美市場,使用了渾身手段,例如將價格壓得遠低於市場價,藉此哄騙消費者使用他們家的療程,卻使用品質不良的盜版商品,或是聘用沒有專業背景的「醫師」,不僅破壞消費者對於「醫美」二字的信賴,更同時破壞了消費者的錢包與健康。
一間品牌想要殺出血海,最快的方式就是「蹭」。
只要謊稱自己是有名人背書,就能迅速膨脹知名度,就跟吹開的氣球一樣,在被戳破之前你不知道裡面裝的只是空氣、是投資詐欺。
「難道這些人不會去查資料嗎?」
這說起來不符合直覺,但卻符合人性。
查證這件事情理論上應該是自媒體時代人人必備的技能,但面對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談的「權威」,許多人會因此放鬆警惕:
首先,他人都在你面前了耶?又不像網路詐騙,躲在虛假的資訊後面;
其次,影響判斷的不只有資訊內容,也包含說者的肢體動作、表情語言、心理暗示等等。
舉例來說,當今天有兩個人在你面前。其中一個人西裝筆挺,很有自信跟你說:「我知道有間好吃的高級餐廳。」
你會認為這是可信的,因為他展現出菁英形象,想必在美食上很有研究吧?
另一個六歲小女孩,很開心地跟你說:「我知道有間好吃的高級餐廳喔!」
你會認為六歲小女孩說的高級餐廳,可能頂多就是肯德基,或是這間餐廳的兒童餐應該不錯。即使他們講述的是同一間餐廳。
最後,多數人不會承認自己會被詐騙,因為聽起來太笨了。
2、誘導金主投資,取得現金流或過橋資金
只要信口開河一句話,就能誘導人掏錢,甚至配合所謂的「內部消息、VIP群組」,可以給人一種「我是特別的」沉醉感,此時再與「曾馨瑩、郭台銘」等知名人物做比較,就會再追加「我現在跟他們在同一條線上了」的虛無膨脹感。
為了跟他們一樣,就會有人投資。
就像是有些人為了跟模特兒一樣,會去買一樣的服裝,即使理智上知道自己穿起來不會一樣——
但擁有更好的未來、成為更好的自己,是所有人內心中根植的慾望。
這正是名人背書的陷阱。
你不會因為投資巴菲特投資的股票,就變成巴菲特。
3、利用難以理解的詞彙,迅速取得投資FOMO(錯失恐懼)
「郭台銘都投了啦!」、「幹細胞是最新科技耶!」、「我跟你說,你再遲疑就來不及了」……
當一個詞難以理解的時候,人可能會有兩種反應:「懷疑」、「崇拜」。
這個反應差正是來自權威與偏見。
當今天一名台大醫生身披白袍、頭銜寫著「醫學權威」,當他在電視採訪中提到「幹細胞」,你在電視前會覺得「哇,好厲害喔!」
但如果換成一個穿著白吊嘎、夾腳拖的小混混,一邊蹲在夾娃娃機店門口抽菸,一邊跟你說「幹細胞」,你只會聽成「幹!西八」,因為小混混哪會懂什麼「連你都不懂」的高科技。
內容是一樣,語言都是中文,讓你產生認知變化的,是「人設」。
崇拜,是離理解最遙遠的距離,
而恐懼,是離詐騙最近的遊戲。
只要先取得信任,再操縱「來不及了、來不及了」的恐懼遊戲,人們就會迫於時間壓力、疏於查證。
想說「沒關係啦!先跑再說」,接著就跟愛麗絲一樣蹦蹦跳跳,跳進兔子洞——你還以為在追夢,結果在追的只是掛在繩子上的胡蘿蔔。
你真的相信了?《路西法效應》揭露的權威效應
《路西法效應》由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所著,出版於2007年,震撼整個世界。
這本書源自於知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,此實驗資助者是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,他們將一群大學生志願者關入模擬監獄內,一部分扮演囚犯,一部分扮演獄卒,進行兩周的監獄生活研究。
他們挑選了24位被認為非常健康且正常的人,絕大部分都來自於白人中產階級。
一開始大部分人認為大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與認知,不會因為身分而脫序——
實驗第六天,這場實驗被迫停止,因為一切淪為地獄。
原因就來自於「權威」這兩個字。
人們時常相信自身不因權威而所動,但在環境壓力下,能保持自我的人其實僅佔非常少數,我們會服從「權威的判斷」,面對看似有地位、專業、名望的人時,我們會下意識降低警戒心跟質疑的念頭。
「既然他都這麼認同了,那這件事情肯定是對的吧?」

在此書中,我們可以看見許多殘酷的行為,但這些殘酷的行為真的是由壞人所做嗎?還是如作者 Zimbardo所說,是「在錯誤情境下產生的順從行為」呢?當一個詐騙集團告訴你「郭台銘有投資」,你是笨?還是受到社會結構性壓力與從眾心理影響?
我們在咬下這塊餌之前,都不知道它的內餡名為「欺騙」。
盜用名字、詐騙投資要小心!避免詐騙投資的五大金律

那我要怎麼判斷投資詐騙呢?總不能每看到一個坑都疑神疑鬼,跟司馬懿一樣覺得都是孔明埋地雷吧?
✦防詐騙金律一、面對時間壓力,先存疑
這世界上只要是不給你思考時間的事情,都很可疑。
只要將人趕入時間的陷阱之中,利用時間這層會移動的重牆,就能逐漸逼近受害者,將他輾壓、剝奪思考能力。
例如:「今天十二點前,你不給我兩百萬台幣,你兒子就會嘿嘿嘿。」
這個例子所有人看到都知道很可疑,根本詐騙,但對當事人來說難免會嚇一跳,有些人會先打給親人確認,也有不少人會真的因此被詐騙。
那轉到投資詐騙上——「你現在再不投資就來不及了啦,我跟你說這絕對可信,你不投資至少損失兩百萬。」
這件事情,聽起來也很可疑,對吧?
✦防詐騙金律二、只有白紙黑字,才能信
口說無憑,口說無憑,口說無憑。
重要的事情講三次。
不管是名人背書也好,朋友保證也好,現在智慧型手機這麼方便,就是為了在危急時刻保護你的。
拿起手機,Google一下品牌名稱、產品背書……什麼,你說這是內部投資?沒有公開資訊?
那都要邀請人家投資了,總該有法律文件吧?連基本的文件都拿不出來,不是很奇怪嗎?
連買茶包來泡,廠商都會提供 SGS 認證證明,那要人投資個幾十、幾百萬,這種討真金白銀的事情,總該拿白紙黑字交換吧?
股東登記證明呢?公司章程呢?金流報表呢?肖仔,是要人家當投資,還是要人家當孝子?
名人代言≠入股,這是不同的事情!
代言:利用代言人的知名度,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,屬於廣告行銷的一環。
入股:這個人確實有投資、入股此項產品,可以在公開網站上查到相關資料。

——「就還沒上市,沒資料啊,而且合約有保密性啦,不能把人家投資文件拿給你看。」
他說是私募,那就要有私募投資說明書。
他說不是基金?那至少給個股東名簿。
他說公司還沒完成資本額增資或股權轉讓……?不然投資協議書、出資證明、會議記錄,這麼多文件總該有其中一項吧?
……蛤?什麼可以給看的文件都沒有?
騙。
✦防詐騙金律三、不是你特別,是你的錢特別
「我這個消息只告訴你啦!」
那他想好怎麼告訴警察了嗎?還是怕警察搶著投資?

✦防詐騙金律四、艱澀的術語、喧囂的名號,都是唬爛的陷阱
「牠不是普通的石斑欸,這是北海小英雄的朋友,魯夫啊!海賊王的魯夫你知道嗎?他抓來的耶!」——By 膨風嫂(電影《總鋪師》2013)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經典搞笑國片,裡面膨風嫂的金句跟經典歌曲,一度在台灣形成潮流,朗朗上口。
12年過去了,這句話依然非常適合拿來反詐騙。
膨風嫂還只是賣魚,「誇飾」也是在可愛的範圍,一聽就知道在開玩笑——但如果今天變成詐騙,就不好笑了。
「這不是普通醫美療程,這是結合最新幹細胞技術,連郭台銘郭董啊!鴻海那個郭董知道嗎?他都有入股我們的診所耶!」
這是犯罪,投資詐騙,就是犯罪。
✦防詐騙金律五、永遠記得:崇拜是離理解最遠的距離
你不是在買進一項技術,是在買進一段想像。
他只要唬到崇拜,就能透過別人的憧憬,充實他自己的錢包。

把這張哽圖存下來,以後有人告訴你:「我這邊有好康的,只告訴你,難道你還不信我嗎?」——
你就可以貼給他兩張圖,一張是上面這張哽圖,另一張是下面這張內政部警政署的反投資詐騙呼籲:

接著你就可以回他一句:「謝謝啦,但我比較相信警察。」
投資詐騙Q&A
Q1:「有人說郭台銘入股這間診所,真的假的?」
假的。請相信白紙黑字的文件。
Q2:「但我真的看到名人代言耶,這不算保證嗎?」
不算。代言不等於入股,照片也可以盜用,範例請看上面的哽圖:「胡適與愛因斯坦的對話記錄」。
Q3:「我沒投資,只是介紹朋友進來,也有風險嗎?」
這就是犯罪。「幫助詐欺罪」的刑責不輕,千萬別為了蠅頭小利當詐騙傳聲筒,不僅害慘朋友,還會害慘自己。
Q4:「對方說產品是『幹細胞技術』,是不是比較安全?」
屁咧。光講名詞不等於合法合規,很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、違法醫療行為的包裝。
請他拿出技術專利證明,你沒辦法讓他拿出來?沒事,換警察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