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許多貸款詐騙新聞裡,你會發現不同案件其實都圍繞著同一套邏輯:先取得你的信任,再想辦法從你身上拿到錢或資料,以下整理七種最容易遇到、也是受害者最常中標的詐騙方式。
常見的7大貸款詐騙手法
1. 用「快速撥款」當誘餌,吸引急用者上鉤
詐團最喜歡的目標就是「急著用錢的人」。
他們會用「五分鐘核貸」「無條件借款」這類話術吸引你,
讓你覺得只要填個資料就能立即拿到現金。
一旦你點了連結、加入 LINE、提供資料,
下一步就是引導你付「審核費」「設定費」,
只要你匯了第一筆,後面會用更多理由讓你反覆掏錢。
2. 假冒銀行或貸款公司的身份,假裝很專業
他們常會做出跟官方幾乎一模一樣的圖卡、網頁,甚至使用假的「客服專線」、「銀行圖示」,讓你以為遇到正式機構。
但只要你仔細觀察:
- 回覆速度過快
- 話術一致
- 不提供公司完整資料
就能發現破綻。
真正的銀行不會催你「快點填資料,不然名額沒了」。
3. 以「免聯徵」「免工作證明」包裝成超高通過率
很多受害者是在信用不佳時被這句打動的。
但實際上,越是宣稱不用審核的業者,
越有可能是高利貸或詐騙平台。
合法貸款不可能只看「身分證照片」就核貸,
這類話術本身就非常不正常。
4. 要你下載陌生 App,偷取手機通訊錄與照片
詐騙常會說:「為了加速審核,請下載這個專員 App」,但這些 App 不是審核工具,而是「收集工具」。
裝下去後,他們能看到:
- 你的通訊錄
- 相簿
- 訊息內容
- 甚至部分銀行簡訊通知
後續就用這些資料恐嚇你乖乖匯款。
5. 以私訊方式溝通,不給公司資料、不簽合約
詐團最怕你看見正式合約,因此幾乎都靠 LINE 完成整個流程,只要你要求看到登記資料、地址、合約內容,對方就會開始閃避、拖延,甚至用情緒施壓。
正常公司一定會提供:
- 合法登記
- 完整條款
- 客服電話
- 公司地址
缺一不可。
6. 要求提供提款卡、密碼、存摺或郵局帳戶
這是最危險的一類,詐騙會用「核貸需要驗證帳戶」的理由,要你交出卡片或密碼。
但一旦提供:
- 帳戶會被拿去洗錢
- 你可能被列為人頭戶
- 不只拿不回錢,還可能背上刑責
合法貸款絕對不會拿走你的金融卡。
7. 落入「先付費、後核貸」的無限迴圈
這是最常見、也最讓人難以翻身的模式,詐團會一步一步增加名目:
- 審核費
- 解鎖費
- 反洗錢驗證費
- 扣款錯誤重新處理費
- 代辦費
- 法遵費
你每匯一次,他們就想辦法再要下一筆。受害者就是被這樣慢慢吸乾的。